1.違約/信貸風險:
發債機構未能依據承諾如期支付利息或本金
2.利率風險:
利率下跌時,一般會推高定息債券價格;如利率上升時,定息債券的價格則通常會下跌。若投資者打算在到期日前售出債券,所得金額可能低於買入價。此外,相對年期較短的債券,年期較長的債券對利率變動比較敏感。舉例,10年期零息債券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一般較2年期的零息債券為高,因為零息債券只會在到期時才歸還本金,在這之前不會支付任何利息。零息債券的價值是把到期時須歸還的本金,以貼現(discounting)的方法去計算現值。因此債券年期愈短,利率變化及折讓率對債券價值所帶來的影響亦愈少。
3.匯率風險:
如債券以外幣定價,持有人將要面對匯率波動的風險。若債券投資者將收回的外幣本金及利息兌換為本地貨幣時,當刻外幣貶值,其收益將會減少
4.流通量風險:
需套現或打算將用資金轉投其他資產的債券持有人,可能需在債券到期前賣出債券,如果當刻有關債券在二手市場流通量欠佳時,可能難以賣出債券套現。
5.通脹風險:
債券的投資回報會因物價上漲而降低購買力。因此以債券利息作為定期收入的投資者須考慮通脹帶來的影響。
6.事件風險:
當發債機構進行收購或合併等公司行動,其信貸評級可能會被下調。另外如果發債機構為企業重組活動發行大量新債集資,可能降低該公司贖回已發行債券的能力。